|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栏目 > 与港澳合作

专家支招南沙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门户枢纽 主动对接国际标准集聚人才创新创业

来源:南沙新区报撰写时间:2018-02-27字体: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和珠江入海口的南沙,凭借“双区”叠加、双自联动的优势,承担着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历史重任。
  对标这一定位,南沙应在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基地、公共服务配套等硬环境、以及金融体系、营商环境、人才政策等软环境方面,主动对接国际标准,深化穗港澳合作,打造吸引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宜居未来新城。暨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对南沙现状区域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期先出推其中的“ 硬环境”分析篇。
 
  占尽天时地利,硬环境配置需加大投入
  国家、省、市战略要求,围绕打造立足全省、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建设,把南沙逐步建成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特色金融中心,及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绿色智慧现代新城和高水平国际化城市。预计到2025年,南沙聚集人口达到200 万人以上,建成珠三角综合交通中心和广州唯一的城市副中心。南沙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特色金融中心及国际科技产业创新成果转化新高地的主体功能基本完善,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引领带动全国改革开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纵观东京、纽约、旧金山等三大世界级湾区,它们无一不是依港而建。南沙的港口资源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又有“双区”叠加优势,可谓占尽地利天时。但另一方面,南沙在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基地、公共服务配套等硬环境指标中,存在基础薄弱、优势资源不足的短板。由于南沙目前经济能量对国际高端资源要素的吸聚力与扩散力有待加强,南沙与广州主城区、珠三角主要城市的联系亟需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在人员、资本、技术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需要进一步推进。而南沙区内科技创新资源、科研力量需要引优培优,优势教育资源也要进一步与广州老城区对接,才能与南沙的开发建设发展相同步。
 
  内通珠三角外联国际,完善立体交通网络
  南沙作为华南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其国际化交通体系必须按照联通国内外、技术与管理先进、快速高效、安全可靠、大容量的特征进行打造。尽快完善南沙与珠三角快速轨道交通连接的枢纽功能,包括与辐射内地的铁路系统的有效对接,以及建设直接衔接港澳的轨道交通系统。同时,航空运输方面要尽快补“ 短板”,推进商务机场建设,并解决港口与现有机场空间距离过远的问题,使之成为赶超上海虹桥枢纽那样全面、便捷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成为华南区世界级交通枢纽的核心之一。城区交通方面,由于目前南沙新区人口基数较小、密度偏低,公共交通出行需求量不大且较为分散,导致大部分公共交通工具实载率偏低。但居民使用公共交通服务的刚性需求仍未降低,导致南沙新区公共交通需求与供给出现矛盾。应加大公共交通车辆投入,不断提升公共交通密度,在商业中心区、中心城区等地加密站点布局和线路优化,提高公共交通的合理性、便捷性和舒适性,确立公共交通作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主体地位;抓紧推进地铁延长线、城市轨道等公共客运枢纽的配套规划。同时,积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的智能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建设公共交通智能化平台,共享公众出行服务、车辆管理、道路运营状况、客票服务等公共交通信息,为居民提供公共交通的最佳出行体验。

  做大做强产学研基地,促进科创成果转化
  粤港澳大湾区的其中一个重要定位就是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区,吸引港澳台及国际高新技术项目及人才集聚发展,建设离岸科技创新中心,有利于南沙集中智慧打造“ 广州未来”之城。要加大对大项目、龙头项目的重点扶持,给予更多的资源支持,大项目和行业龙头的引入,能带动南沙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快速形成。同时,鼓励和支持区内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创办科技企业、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站(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做强做大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南沙资讯科技园、慧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州中科院“ 一院四所”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大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产学研基地;加快吸引高水平研究机构落户到南沙,吸引更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南沙创新创业。
  目前,南沙置业公司等区属国企投资建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总体资金投入不高,还尚未形成成果转化良性循环,导致孵化能力不强。孵化器主要还是依靠收取场地租金的传统运营模式,较少开展专业增值服务、股权投资等现代运作模式,难于提供科技金融、技术、市场、人力、法律等一揽子服务。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新一代孵化器建设,引进香港科技大学创新中心,吸引港澳创业项目落户南沙,打造涵盖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孵化链体系,依托港澳力量,吸引国际高端创新要素在南沙集聚,在南沙建设离岸创新成果转化中心。
 
  完善医疗教育配套,打造人才“宜居”环境
  教育在提升人才资本存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南沙应在现有与广州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基础上,积极引入特色院校和研究型机构落户。创新育才模式,拓宽育才途径,以用人单位为主导,发挥社会资源的协同作用,加强与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培训。根据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的知识特点、专业结构及岗位要求,优选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向,由注重形式上的教育培训向战略型、内涵式教育培训转变。
  医疗卫生条件也是“宜居”环境一大重要指标。加大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通过共建、联建、单建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与中山一院等大型综合医院、以及一些专科医院建设,加大对医疗类学术带头人、专业骨干力量的引进力度,大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不出区,满足区域内民众快速就医、便捷就医和有效就医。大力发展特色医疗、高端医疗、健康医疗产业,以满足区域内民众对于医疗卫生服务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此外,以大湾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在医疗、保健服务领域的深化合作,支持港澳医师来穗构建医疗机构,大力引进国际一流医疗资源,加大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全面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对接国际及港澳医疗服务标准,建立医疗服务标准化体系。撰文/暨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谢宝剑、杜金岷、林涛 整理/南沙新区报记者林春萍